綜合印尼改革周刊2025年5月11日消息,印尼政府宣布實施新礦業特許權使用費政策,將鎳、銅等礦產使用費稅率上調,其中鎳礦費率從固定10%提高至14%-19%。此舉旨在增加國家收入并為總統普拉博沃的旗艦項目籌資,但引發礦業巨頭強烈反對,鎳礦商警告稱此舉將擠壓利潤并導致裁員,恐沖擊全球鎳供應鏈。
印尼擁有全球最大鎳礦儲量和產量,其精煉鎳產量占全球近50%,鎳礦開采量占全球三分之二,主要供應電動汽車電池和不銹鋼產業。
新政策實施后,印尼鎳礦商協會直言“時機不當”,指出當前鎳價已跌至2020年以來低位(倫敦金屬交易所鎳價現報15078美元/噸),疊加美中貿易摩擦加劇,稅率上調或削弱印尼鎳產品競爭力,導致投資降溫及“大規模裁員”。
印尼能源部礦產業務主管塞普·穆罕默德·亞辛強調,新政策旨在“確保自然資源惠及全民”,推動鎳產業鏈升級。
然而,印尼礦業協會執行董事亨德拉·西納迪亞稱,行業在政策出臺前未被征詢意見,當前鎳價低迷、增值稅上調及生物柴油強制政策已使礦商承壓,小規模礦企恐被迫縮減運營。
印尼一季度GDP增速降至4.87%,為三年最低水平,與普拉博沃提出的8%增長目標差距顯著。政府為免費餐食計劃及主權財富基金等項目籌資190億美元,引發財政壓力。分析人士指出,鎳稅新政雖長期或通過減產緩解供應過剩,但短期將擠壓礦商利潤。曼迪里銀行分析師艾哈邁德·祖哈迪警告:“若無法平衡收入與投資可持續性,印尼鎳業國際地位或受動搖。”
印尼鎳業近年吸引中企青山控股、寧德時代等數十億美元投資,推動加工鎳出口額從2019年占比2%躍升至2023年的9%(220億美元)。
然而,電動汽車需求放緩及無鎳電池技術興起導致鎳價疲軟,印尼供應過剩進一步加劇市場波動。行業呼吁政府優化政策,避免“殺雞取卵”式調控。
當前,鎳稅爭議凸顯印尼資源經濟轉型的深層矛盾——如何在短期財政需求與長期產業競爭力間取得平衡,將成為普拉博沃政府的關鍵考驗。